株洲网

首页 > 株洲健康网 > 健康资讯 > 今日看点 > 正文

“药食同源”误区知多少

俗话说,“冬令进补,来年打虎”。进入冬季后,不少中老年人喜欢买些中药材在家煲汤煮茶。销售平台上,各类应季养生汤料正热销。在专家们看来,中医虽有“药食同源”的说法,但并非所有中药材都能当成食品来吃。即使是药食同源的食材,也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滥用。为此,多位专家梳理了“药食同源”的常见误区,并分享了“药食同源”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误区一:以药膳替代中药

常见说法:常喝鸡汤身体好,党参当归少不了;掉发汤中放首乌,贫血汤中加三七……

专家纠偏:现在,很多人想要调理身体,不去医院找中医开方,而是习惯自己在家里煲药膳。尤其到了冬天,很多人喜欢用药膳来暖身、保健。不过,中药材并非可随意添加,即使是黄芪、枸杞、当归等常见补益类中药也不应随意添加。

首先,要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药材。因为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,如偏寒、偏热等,如果药性与自身体质不合,不仅起不到补益作用,还可能引起身体不适。具体来说,温热性药材有人参、龙眼肉等,适合体质虚寒、平素怕冷的人。凉性药材有百合、石斛等,就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。

尤其需要提醒的是,食疗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。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,根本无法单纯靠药膳达到降糖、降压、降脂的效果。在合理使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,饮食疗法只能起辅助作用,帮助人体恢复健康,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。

误区二:把某些中药当补药

常见说法:天麻是个宝,补益效果好。

专家纠偏:很多人认为,中药是来源于山林等大自然的精华,药性非常温和,能“有病治病,无病健身”。事实上,中药不等于补药,中药和其他药物一样具有药物的两重性——既可治病,又能致病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很多人在生活中滥用补药,甚至错将某些中药材当成补益药。比如,许多家庭将天麻作为补益上品,或切块炖鸡,或研末蒸蛋。事实上,天麻并非补益药,而是治眩晕、头痛的药材。所以,用天麻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、头痛是正确的,但并不能达到想要的补益效果。相反,误把天麻当成“补药”,一见眩晕,不分体质虚实、气血盛衰,就滥用天麻,尤其是大剂量使用,可能出现不良反应(如面部灼热、乏力、头晕眼花及头痛等)甚至引起中毒。

误区三: 擅喝中药代茶饮

常见说法:决明子茶天天喝,降压效果不用说;牙龈肿痛小便黄,上火就喝菊花茶……

专家纠偏:很多人为了调病养生,常自行饮用中药茶,但如果不按照自己的体质乱喝,就会弄巧成拙。

具体来说,黄芪红枣茶(取黄芪15克,枸杞10克,红枣两枚,水煎服用)适合体质虚弱的人,用于调理疲乏无力、手脚冰冷、食少便溏及体虚多汗等症状,见效即停。而有便秘、高血压、咽喉肿痛者不宜饮用,以免“火上浇油”。玫瑰花茶可疏肝解郁、醒脾和胃、活血止痛,但体虚之人会越喝越乏力,容易疲劳、经常出汗、口干舌燥、面色苍白的人一定要慎用。决明子茶虽有清肝明目、降脂降压等作用,但长期服用会有恶心、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。即便是最普通的菊花茶,也不宜随便乱喝。菊花茶确实可以降火,但只能降肝火与肺火,而对于心火、胃火等却无济于事。肝肾阴虚(常有腰膝酸软、眩晕耳鸣、口干咽燥等不适)者,喝菊花茶反而会出现上火的表现。(本报综合)

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

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

责任编辑:周雪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