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吃得多、喝得多、排得多(尿)还变瘦”,听起来没毛病,甚至还让人有点小羡慕。株洲市二医院专家提醒,可别错把身体警报当好事。
病例回放
从小到大一直是“小胖墩”的小王,因为家里人的溺爱和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影响,年仅16岁的他体重已经接近100公斤。
最近,小王明明还是照样吃,却开始变瘦。原本小王没当回事,还暗暗窃喜,突然一下成了“吃不胖体质”,然而亲戚的一句话却击碎了他的美梦。
“让你妈带你去医院看一下吧,这可有点像糖尿病‘三多一少’的症状啊。”听完这话,小王在家人的陪伴下,来到株洲市二医院就诊。
株洲市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吕翠叶通过小王自己的症状叙述、体重以及生活习惯推测小王可能是肥胖继发引起的糖尿病。立即监测血糖,测出血糖值为25.6mmol/l,这可整整是正常血糖高值的四倍多,当即吓坏了小王一行人。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医学检查,确诊小王是肥胖继发引起的2型糖尿病。
经过内分泌科的药物、饮食、运动一系列治疗,小王的血糖维持在6-8mmol/l区间。出院后小王的血糖控制一直比较稳定,他开始减重并初见成效。
糖尿病的诱因
为什么小小年纪就会得糖尿病?市二医院专家称,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关系更为密切。其它原因还包括:
◆肥胖: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肥胖者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,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。
◆少动:活动量少会引起肥胖,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。
◆多食:进食过多易引起肥胖,高脂肪、高糖饮食可能诱发糖尿病。
◆年龄:随着年龄增长,糖耐量呈降低趋势,45岁以上者易发生2型糖尿病。
◆妊娠:妊娠是糖尿病的激发因素。
◆感染:部分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。病毒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害胰岛组织。
◆应激因素:在外伤、手术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应激情况下,体内升糖激素增加,使肝糖原加速转化成葡萄糖而发生高血糖,可诱发糖尿病。
怎么预防糖尿病
●合理膳食,主要是控制每日总热量以预防肥胖,肥胖患者要限制每日总热量以减轻体重,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±10%左右。同时合理分配膳食中糖类、脂类、蛋白质的比例,戒烟限酒。
●有规律的进行合适的运动,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,还可帮助控制体重。
●对糖尿病高危人群,要加强血糖的定期监测。(株洲市二医院 杨艳东)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