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网

首页 > 株洲健康网 > 健康资讯 > 神农医讯 > 正文

青少年心理健康“亮红灯”

株洲网讯(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 宋玺)前段时间,一则“16岁高中生刺死老师”的新闻让不少人震惊,也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推入公众视野。

日前,记者从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获悉,目前,20%的青少年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。课业压力大、青春期情绪波动大等,都让小小年纪的他们背负大大的苦恼。

【案例】

直言“压力大”,12岁女孩用小刀自残

今年12岁的小萌(化名),正在我市一所小学读六年级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从一年级开始,小萌的父母就为她报了奥数、英语等各种培训班,她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填得满满当当。

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,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,这些年,小萌一直乖乖照做。可让小萌郁闷的是,即便自己如此努力,她的成绩依然处于班级的中下游。眼看就要“小升初”,小萌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,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。有时,还会偷偷用小刀在自己的手臂上划出一道道血口子。

见孩子有些异样,近日,小萌的父母赶紧带着她来到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。经诊断,小萌患上了轻度抑郁症。这个结果,让小萌的父母惊讶不已。

“这么小的孩子,竟然喊着压力太大活着没意思,多可悲啊!” 提及不久前接诊的这一案例,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亚娜仍感慨不已。

【数据】

20%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

青少年看心理门诊,在王亚娜看来,这早已不是新鲜事。

“我每天接诊约40个人,1/3的为青少年,其中女孩多于男孩。”王亚娜介绍,有调查显示,目前,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:有4.5%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,20%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。一般而言,这些“小患者”大多表现出敏感、焦虑等症状,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残倾向。

更让她担忧的是,病人年龄已突破传统认为的“12岁危险年龄”,她接诊过的最小患者只有9岁。

【原因】

心理的成熟跟不上生理的成长

本是无忧的年纪为何会出现“心病”?

王亚娜表示,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,心理的成熟往往跟不上生理的成长,这是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加之家长与老师的过高期待,过分在乎成绩、排名等,也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此外,不少青少年是独生子女,他们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,这使得他们抗压能力差,一旦遭遇挫折,极易出现心理问题。

【措施】

多管齐下,自我减压是关键

如何将青少年从偏离的“心理跑道”上拉回来?

王亚娜建议,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,应多管齐下。作为家长,在家庭中要营造和睦、民主的氛围,给孩子温暖与信任,与孩子多谈心、多交流,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。此外,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,培养孩子的韧劲和耐力。作为学校,应加强心理学教育,为学生心理素质“补钙”,在注重考察学生成绩的同时,要兼顾心理的健康,教导学生正确的沟通方法,教会学生排解心理上的障碍。作为青少年,要学会自我减压,将压力和不良情绪通过适当地渠道宣泄出来。

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

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

责任编辑:周圆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