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网讯 (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温琳 通讯员 宋玺)近日,市中心医院针对一名患有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病人,果断采用新疗法。
患者名叫李康,男,今年72岁,因“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”被送入市中心医院治疗,经过检查,他被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,转入血液科治疗。
经过三次化疗后,李康淋巴结较之前缩小了一些,并出现肺部感染、呼吸衰竭,经过抢救治疗,病情逐渐稳定,然而患者粒细胞持续下降。
今年6月初,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胡国瑜根据患者病情,与家属商议后决定实行新方案,即单倍体来源多靶标T细胞治疗。首先取患者骨髓行基因测序,寻找出患者异常克隆的致病基因,再分离患者女儿的T细胞,体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合成这一特异性抗原,并让T细胞在体外识别,经过一个多月的培养,让这些体外培养的T细胞能自动识别带有这一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。
对于李康的治疗,新方案有了很好的疗效,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,白蛋白水平升至正常,粒细胞恢复正常,没有出现排斥现象,并于近日顺利出院。
胡国瑜介绍,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,俗称血癌,多为老年人发病,恶性程度高,常规化疗效果差,而市中心医院血液科首创的单倍体来源多靶标T细胞治疗方案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度更高,抗肿瘤效果更强,为国际首例。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