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下午,晚报将邀请各大医院名医坐诊,为您的身体“把脉”
本周日下午2点,由株洲晚报、市群艺馆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共同承办的株洲晚报15周年特别活动——株洲非遗文化展会,将在文化园世纪广场开展。本次非遗文化展会,除了非遗文化展示和书市,还有株洲恺德医院、省直中医院、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、市二医院的17名专家坐诊。另外,市中心医院也将派出强大阵容,本报将于明天予以详细介绍。
您可以乘坐67、CZT-102、CZT-104、T21、T34、T55、T3路车,在文化园站下车,步行至世纪广场即可。
市恺德医院:
3名专家坐诊免费进行心电图检测
义诊方向:心血管内科、泌尿科、神经内外科
陈福生,市恺德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,擅长急性心肌梗死、急性心力衰竭、高血压急症等疾病的抢救,且成功率高。
杨小明,市恺德医院副主任医师,主攻腔内泌尿外科学、男科学和普通泌尿学。到目前为止,已单独完成经皮肾穿刺取石术6000余例,无一例并发症,是目前本地区完成此项手术最多的医师。
朱剑平,市恺德医院神经内外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治疗脑血管病、头晕、头痛、睡眠障碍、神经退行疾病、神经变性疾病、脊椎疾病、癫痫发作等。
同时,市恺德医院还将为市民进行免费的心电图检测。
省直中医院:
5名专家坐诊,中医、西医齐上阵
义诊方向:内分泌科、针灸科、耳鼻喉科、神经内科、心胸外科
本周,除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芝兰继续坐诊外,省直中医院还将派出针灸科、耳鼻喉科、神经内科、心胸外科4个科室的专家坐诊。
罗湘筠,省直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,她在湖南省率先用国家级中医针灸诊疗方案治疗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痛风性关节炎,湖南地区首创靳三针治疗小儿弱智和脑瘫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瘫等。
符晓,省直中医院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鼻内窥镜下微创治疗鼻息肉、鼻窦炎等。
梁向新,省直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、脱髓鞘病、癫痫、重症肌无力、头痛、帕金森病等疾病。
邢军,省直中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胸部肿瘤、纵隔疾患、胸腹联合伤及先天性心脏病、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。
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:
2名专家坐诊,免费清洗眼镜
义诊方向:眼科
张思文,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学科组副主任,擅长白内障、青光眼、眼外伤、眼肿瘤等眼病的诊断和治疗。
乐红华,爱尔眼科医院住院医师,主攻方向白内障,较熟练掌握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。
同时,该医院还将免费进行眼镜清洗,裂隙灯检查、验光仪检查、视力检测。
市二医院:
7名专家关注您“内在”健康
义诊方向:肿瘤科、呼吸内科、疼痛康复科、老年科、内分泌科、五官科、妇科
市二医院派出7名专家,除肿瘤科主任马恩奇、呼吸内科主任刘和平、疼痛康复科主任林健、老年科主任沈友源、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吕翠叶外,还邀请了五官科、妇科的两名专家。
刘海根,市二医院五官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耳鼻咽喉及头颈肿瘤的诊治,尤其早期鼻咽癌、喉癌的诊断与治疗。
肖文红,市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妇科月经不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宫颈病变、卵巢肿瘤、子宫肌瘤、不孕症等常见病的诊治。
另外,盛康保健也将派出陈清泉、徐文辉、易善奇3名高级盲人技师,为您现场推拿按摩,缓解您的腰椎、颈椎疼痛。
(记者王娜)
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——打铁水
上千摄氏度高温的铁水 他用手掌接过,抛向空中
用手掌接住1200℃至1500℃的铁水,迅速抛向空中,“砰”的一声,绚烂的火花点亮夜空。这,不是我们常见的烟花,这是攸县传统技艺——打铁水。
“打铁水”是将铁熔化成铁水,然后洒向空中,形成美丽的“焰火”景观。本周日,这手绝活将在市文化园世纪广场亮相。
传统“打铁水”,寓意驱邪祈福
据记载,“打铁水”起源于明末清初,盛于清代至建国初期,衰于文革期间,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,慢慢在民间恢复表演。
目前,有史可查最早的空手打铁水传承人为段道林。1891年,段道林在攸县上云桥李家巷开始带徒,现已传至第七代李文华手中。
据李文华介绍,这个技艺最早在攸县农村民间流行,请补锅匠在自己的厅堂或坪院里表演,祈求平安、幸福,意在辟邪。后来城关地区民间请补锅匠集中在一个地方,进行集中表演,并确定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上,为节日活动日期。
现在,“打铁水”技艺主要分布在攸县城关镇、上云桥镇,菜花坪镇、新市镇、大同桥镇、网岭镇,甚至周边的茶陵县及江西的萍乡等地,也有相关艺人熟知操作方法。
表演者练习空手“打铁水”,上千摄氏度高温也伤不了手
李文华介绍,“打铁水”有两种表现形式,最为刺激的,就是空手打铁水,它要求表演者用手掌掬起熔点1200℃-1500℃的铁水抛至上空,一般高度在4-6米左右,铁水抛上空中时就像天女散花,散落地上时就像泼金撒银。而表演者手掌心除有些微微发烫外,毫发无伤。
另外,攸县还流传着一种木板打铁水的民间技艺。艺人借助木板将铁水往上拍打,顿时铁水散成许多小颗粒,四处飞溅,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,形成 “焰火”景观。
李文华说,“打铁水”表演,一般不少于2人一组。一人拿勺子从炉中瓢出铁水,一滴铁水直径约2毫米,一人拿木板迅速接过抛过的铁水,二人动作配合协调、娴熟。“如果有3组人员同时抛上天空时绽开的烟花效果远比现代的烟花美,很有观赏性。”
李文华说,为了便于铁花撒开,还可以在铁水中加入盐。同时,表演者出手要快,几秒钟内就要将倒在手掌中的铁水抛出去,打铁匠常年和高温铁水打交道,练就了耐高温的本事,练习空手“打铁水”之后,即便千摄氏度高温也伤不了手。 (记者 王娜)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